內容導航:
家庭音頻市場帶來的新需求
 |
|
【音響網資訊】
數字高清音頻(HD音頻)解決方案市場發展迅速,競爭激烈,具體應用包括數字電視(DTV)、機頂盒(STB)、藍光播放器和家庭娛樂系統等等。HD音頻設備正在快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,并且市場對更低成本和更高性能的設備有著強勁的需求。而針對具有互聯網功能的DTV和STB設備,以及流媒體TV服務,比如GoogleTV,必須支持大范圍的音頻編解碼器;同時,現有音頻編解碼器也在不斷演進,新的編解碼器不斷涌現。除了MP3、AAC、WMA、RealAudio等主流編解碼器之外,一些設備還需要支持計算密集型的有損和無損HD音頻編解碼器,比如杜比(Dolby)和DTS。某些HD音頻標準可支持高達24.5Mbps的比特率,而前代編解碼器只有不到1Mbps。這些市場要求意味著需要尺寸更小、功耗更低、同時又不影響音頻性能和質量的高效音頻平臺。
家庭音頻市場帶來的新需求
就標準音頻規范和HD音頻規范而言,在處理的復雜性、音頻通道數目、比特率和精度要求等方面,兩者存在著顯著的差異。HD音頻系統提出的新要求影響到集成電路(IC)設計的各個方面,也帶來了一些巨大挑戰,即如何讓這類全新的家庭娛樂設備提供消費者所期望的音頻質量。例如,具有互聯網功能的DTV和STB設備以及流媒體TV服務,需要支持多個音頻編解碼器,故需兼容更大范圍的HD標準,并采用計算高度密集型的有損和無損HD音頻編解碼器。
而且,除了HD音頻編解碼器之外,DTV制造商還通過采用專門的音頻后處理算法來實現自己產品的差異性。音頻后處理主要是彌補數字電視揚聲器體積小巧纖薄、功率較低,且放置位置欠佳等局限,滿足用戶對更高音頻體驗的期望。這意味著DTV音頻處理器必須功能足夠強大,不但可以處理HD音頻編解碼器,更可以完成多個后處理工作,比如虛擬環繞聲(從立體聲到5.1環繞效果)、自動音量調節、虛擬低音和動態范圍壓縮。
有些應用需要面對更復雜的情況,比如新式的STB需要同時解碼3個或更多個音頻流,具體來說,用戶常常會在DTV上觀看一個流媒體碼流的時侯,在DVR中記錄第二個碼流(可能涉及到編碼,以節省磁盤空間),同時把第三個流媒體碼流轉碼(將一種格式解碼,并以另一種格式編碼)到移動設備中,以便可以外出攜帶(這可能涉及到采用適合移動設備的不同格式進行解碼+編碼)。這種同時音頻解碼和編碼的工作使得音頻處理器的負荷過重,所以要求它具有非常高的性能。另外一種情況有所不同,但同樣具有很大挑戰性,即支持多設備同時轉碼。
隨著新型家庭媒體網關的出現,需要把音頻分配給家中多個設備,比如DTV、PC、互聯網平板電腦、智能手機等等。這些家庭媒體網關顯然必需支持多個音頻流媒體到不同設備的轉碼,并利用DLNA等方案對它們進行分配。
頁碼:
1
2
3
下一頁
更多相關:
音響
免責聲明:本文來源于Moshe Sheier,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音響網無關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