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導航:
韓晨光高端音響消費重心轉向亞洲國家
【音響網資訊】
韓晨光:(58歲,玩音響超過25年)
高端音響消費重心轉向亞洲國家
韓晨光14歲左右開始聽音樂,沒錢買音響,就到表哥家聽設備簡單的音響,感覺美好。畢業后,他當工程師,存夠了錢,買了一套價值5000元的音響系統。
他說:“那是拿了花紅后狠下心買的,當時是1979年,這筆錢不是小數目。我買的不是大品牌,而是由美國著名設計師精心研制的音響器材。當時,我寫信到美國廠家,也打長途電話詢問有關產品,花了不少時間和錢,那是一個難得的經驗,也奠定我后來轉行朝音響發展的路途。”
大概8至10年后,韓晨光發現市場上有越來越多人想買優質音響,卻不曉得到哪里選購,因此他在1988年開設Reference Audio音響專賣店,一方面結識更多發燒友,另一方面滿足“私欲”。
他說:“高端音響價格非常昂貴,10萬、20萬,或更多,我付不起,所以自己開店,至少能拿來賣,順便也能摸摸看看。我自己擁有最貴的音響,大概12萬元,結合不同品牌的產品,自己‘加工’配套而成。”他代理的高端品牌包括英國的Wilson Benesch、法國的Jadis、丹麥的Gryphon、美國的Diola等等。
優質音響讓人身臨其境
韓晨光認為,高端也不一定跟高性能劃一等號,但是多數人都這么認為,因為名車、名表、名家具等,都是給人“貴的好”的感覺。“以車子來說,馬賽地和法拉利,都屬高級車,但是法拉利產量有限,因此不是人人都買得到。高端音響聽的是‘現場感’,通過高性能把優質音響帶出來,非常高傳真。不管是獨唱、百人樂隊或合唱團,都能帶給你身臨其境之感。”
從小在牛車水聽過南音,對音樂的凄美難以忘懷,因此他要求的高端音響,能唱出南音里那份雋永的感情,這是另一種聽音樂的境界。
他說,目前本地約有20至30個高端音響品牌,歐洲音響品牌已超越美國,而亞洲新興品牌如韓國的Stello非常具有潛力。亞洲也有不少出色的音響設計師,能研制高性能而價格遠比歐美更大眾化的產品。現在,高端音響的消費者以亞洲國家為主,這個龐大市場讓歐美品牌將主力慢慢轉移到這里。
頁碼:
上一頁
1
2
3
更多相關:
音響